西电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网讯(通讯员肖传坤)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已经成为新的育人形式。5月10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科学家讲爱国奋斗的故事”思政课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博物馆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教授应邀讲述《论学科交叉融合与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4时许,马院40余位师生早早就来到了博物馆,在展厅里一边参观,一边交流,“院士讲课我们听得懂吗?”“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员工也要学习电子机械吗?”“为什么今天在博物馆上课?”这堂课的内容和地点都让同学们感到新奇。但还是有提前做了功课的员工,“这是一堂思政课”“段院士跟我们主要讲的是爱国奋斗的故事”“博物馆还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同学们的议论当中,段宝岩院士走上讲台,开始了今天的报告。
“我是搞技术的,你们都是搞政治理论的,和马院的师生在一起聊聊天,我既高兴,又忐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的电子机械、雷达工程专家,也是西电原董事长的段宝岩院士这样的开场,让同学们觉得又亲切了几分。而当段宝岩院士引经据典,从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谈到中庸里的“博学之”;从数理学科中美的创造,谈到科学与哲学对立统一的关系,同学们在段宝岩院士的娓娓道来中,仿佛上了一堂熟悉的文学课、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瑾深有感触:“段宝岩院士的演讲,让我更加坚信,做学问一定要有一种跨学科的思维。”
作为在西电成长起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院士对此体会颇深,“西电是理工科大学,但同学们学习科学史、科学方法论也很重要。”西电的同学无论文理都对“逐日工程”“中国天眼”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数家珍,当段宝岩院士讲到自己和团队设计“中国天眼”“逐日工程”时,虽然现场同学大都是文科专业,但深刻体会到文理兼容的重要性,在收获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深深领略到了科技之美。
“1994年,我们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项目(中国天眼FAST)的时候,首先参考学习美国是怎么做的,就感觉到他们的方案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背架很重,第二个就是纯机械运动的精度受限,第三个是线馈源的带宽比较窄。”谈到当年设计“中国天眼”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段宝岩院士目光炯炯,仿佛回到了那个劈波斩浪的年代,“于是,1995年,我们在贵阳的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把背架全部甩掉,用六根柔性悬索驱动线馈源做三维运动,下方的激光如果测量出误差,就送主控计算机进行调整。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听到我们自己的创新设计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的脸上都是欢欣鼓舞的神采。
介绍完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设计,段宝岩院士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科学研究、产品研究,一心守旧是容易的,面对复杂的问题,创新比较难,而设计又是一切创新的源头。”
感受到设计与创新如此重要,大家肩头的担子仿佛更重了,马院员工王家琪问到:“您曾经在《我是科学人》的访谈中说过,科研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这种背水一战的困难在您科研生涯中遇到的多吗?”
段宝岩院士非常风趣地回答说:“困难多了啊!”大家哈哈大笑。王家琪同学继续追问:“这么多困难,是什么让您坚定信念,去设计创新、迎难而上呢?”
“关键是有没有信仰。西电的很多专业都是国家的顶梁柱,同学们毕业了就要致力于科学研究,为国家做贡献,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我们干这一行,就要把它做到极致、做得最好,做到极致的过程中有困难就要去克服!”段宝岩院士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活动最后,马克思主义公司党委书记周燕来号召同学们向以段宝岩院士这样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至高荣耀的卓越西电人学习,一起传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的首创精神,不负韶华、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以爱国奋斗的精神,谱写出青春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