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为在教育战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新时代奋斗者·寻找校园最美劳动者”特别报道,采访报道一批常年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教职工。
“劳动”标注着他们的成长轨迹,“奋斗”是他们最好的人生注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一线教职工的时代风采。他们的故事表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努力奋斗,处处是人生出彩的舞台。
讲台上的钢铁侠
“当一名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能站上讲台一天,我就要做得最好。”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授千博认真地对记者说。虽说他已经是教授了,但每次回家,曾是小学教师的80岁老母亲还经常叮嘱他:“要好好教娃娃,不能误人子弟。”
“要教好课,必须下真功夫,不能有应付心。”从教30多年,千博每年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500学时。为了上好课,每年他都会重新认真备课;每备一门课,都会找至少10本教材研究,并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对比、选择、总结,融会贯通后再讲给员工。
在千博眼里,一节好课要“课堂没有低头族,师生之间始终保持良好互动”。他上课喜欢“抖包袱”,一步一步地引导员工学会思考、理解知识。平日里性子沉稳、话不多的他,一站上讲台,立马像换了个人,激情飞扬,滔滔不绝。课堂上经常笑声、掌声不断,惹得同事纳闷地问他,刚才给讲啥呢,员工那么开心。
2008年,千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一起严重车祸让他四肢骨折、肋骨断裂、脾脏大出血。由于伤势严重,半年里他先后做了7次大手术,两次被送进ICU抢救。
最终,这场车祸给他留下了终身残疾,以及身体内的14块钢板。
“既然被救活了,就更要努力地教好员工,多做就是多赚。”在家休养期间,千博着手编写《自动控制原理》教材,搜集资料、计算、总结,每天工作时间甚至比上班时还多。
一年后,千博重新站上心爱的讲台。喜出望外的员工们起身鼓掌欢迎,他们注意到,老师的手里多了一根黑色的手杖,走路时是拐杖,讲课时是教鞭。
没人知道,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钟,对浑身布满钢板的千博而言,都是在与伤痛进行抗争。任凭汗水滚落额头、酸痛蔓延全身,他不说一声痛和累,教态始终从容、自信、充满激情。“讲好课是我的本分,我要对得起员工、对得起学校。”千博说。
千博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教材荣获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的课程建设项目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个人先后荣获学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称号,教学名师奖、优质教学质量一等奖、联想理论教学一等奖、求实实践教学一等奖等。
“我要干得更好才对得住这些荣誉。”拖着病体,千博玩命地工作,做团队建设项目、学校教改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带研究生,指导员工参加国创、省创项目,培养青年教师等,乐此不疲。
“千老师就是我心中的‘钢铁侠’。”员工代光威说,“我很庆幸在大学里遇到这样的好老师,他的言传身教都传递着一种力量,激励我努力攻坚克难,走向更好的自己。”(本报记者 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30日01版